微孔折疊濾芯介紹
發(fā)布時間:
2024-12-20
微孔濾膜
定義與結構
微孔濾膜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薄膜,其孔徑范圍一般在 0.025 - 10μm 之間。它通常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,如纖維素酯、聚砜、聚偏氟乙烯(PVDF)等。這些材料通過相轉(zhuǎn)化、拉伸等工藝形成具有均勻微孔的薄膜。例如,纖維素酯微孔濾膜具有良好的親水性,對水溶液的過濾效果較好;而 PVDF 微孔濾膜則具有優(yōu)異的化學穩(wěn)定性和耐腐蝕性,適用于多種化學溶液的過濾。
工作原理
微孔濾膜主要基于篩分原理進行過濾。當流體(氣體或液體)通過濾膜時,粒徑大于濾膜孔徑的顆粒被攔截在濾膜的表面,而小于孔徑的顆粒則可以通過濾膜。此外,在過濾過程中,還可能涉及吸附、靜電作用等輔助機制。例如,對于一些帶有電荷的微粒,它們可能會因靜電吸附作用而被濾膜捕獲,進一步提高過濾效果。
應用場景
在實驗室中,微孔濾膜常用于過濾微生物、細胞碎片等微小顆粒,是制備無菌溶液、進行生物樣本預處理的重要工具。在制藥行業(yè),用于藥品的除菌過濾,確保藥品的無菌性。在電子工業(yè)中,可過濾超純水制備過程中的微粒,保證電子芯片制造等高精度工藝用水的質(zhì)量。
上一頁
上一頁
相關新聞
目前在常見的藥物病毒去除手段中,除病毒過濾技術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清除病毒的物理步驟,由于其操作簡單溫和, 機制明確,易于驗證等優(yōu)點,已被廣泛用于純化工藝中的病毒安全保障。當前 應用較為廣泛的是截留孔徑為 20nm 的除病毒過濾器,它是以大小排阻的機制實現(xiàn)病毒截留,其 作用機制是基于病毒大于濾膜孔徑,產(chǎn)品穿過濾膜而病毒被滯留, 可去除帶包膜或不帶包膜的病毒,同時基于分子大小的截留機制,除病毒濾膜 20nm 的截留孔徑,不僅僅可以用來有效清除細小病毒,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去除直徑80 ~ 100nm的小鼠白血病病毒以及其余種類的病毒顆粒
一次性深層過濾膜包中的每個過濾模塊由兩層完全獨立 ?的過濾材料復合而成,通常上層過濾材料比下層過濾材料有更 開放的過濾孔徑)這種復合結構設計提高了每個過濾單元的容 污能力,避免過濾器過早堵塞,可以有效延長膜包的載量。
“荷芯牌”過濾膜芯及過濾器是當前國際上流行的微孔過濾設備,它配套復合型折疊式微孔膜濾芯,通過膜表面微孔篩選,達到一定微粒過濾作用,具有過濾精度高、濾液質(zhì)量好、濾器體積小、流量大、操作簡便和生產(chǎn)成本低等優(yōu)點。主材符合美國藥典第22版第六級生物安全性要求,符合我國GB9688-88,GB/T-17219-1998標準。
微孔濾膜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薄膜,其孔徑范圍一般在 0.025 - 10μm 之間。它通常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,如纖維素酯、聚砜、聚偏氟乙烯(PVDF)等。這些材料通過相轉(zhuǎn)化、拉伸等工藝形成具有均勻微孔的薄膜。例如,纖維素酯微孔濾膜具有良好的親水性,對水溶液的過濾效果較好;而 PVDF 微孔濾膜則具有優(yōu)異的化學穩(wěn)定性和耐腐蝕性,適用于多種化學溶液的過濾。
深層膜堆是由多層不同功能的膜材料組合而成的過濾單元。這些膜材料的孔徑大小和性質(zhì)不同,通常包括微濾膜、超濾膜等,形成一種多層的、深度的過濾結構。例如,它可能包括一層較粗孔徑的預過濾膜,用于攔截較大顆粒,后面跟著幾層孔徑逐漸減小的過濾膜,用于去除更細小的雜質(zhì)。